2016年10月24日星期一

留學北京:翻越北京五環路


來北京也快兩個月了,有的課也快結束了。一個學期就半年,扣除假期還剩四個月。不會太長,只是那種度日如年般的日子一直讓我想離開這裡。可是無從掙扎的時候,總會習慣。不管這種習慣是悲劇性的還是充滿希望的。

在台北的時候,愛上了沙茶醬。來到了北京,終於給我找到了可以寄託的芝麻醬。身邊的友人出國唸書都會帶著一堆家鄉美食。但我都堅持不帶。除了總是害怕行李超重以外,我認為入鄉隨俗很重要。到另一個地方,就該適應另一種生活。

北京並沒有那麼糟。我的牢騷,多半來自源自我習慣了台北的步調吧。



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。但是對這個國家一點也不陌生。而且說起來,相當複雜。中國是華人的起源,中華文化的搖籃。雖然當我說起自己籍貫是福建時,疑惑的眼神特別多。或者這段日子不斷的有人對自己說,你中文學得很好呀。因為有太多人對海峽華人不了解了。不過與之相反的,知道我們源自於中國的中國人會興高采烈的告訴著你:你也是中國人。這土地上的中華民族的榮耀感都快到溢出來了。我來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府,北京,做交換,為期一個學期,在中國傳媒大學修讀戲劇影視文學。


在北京兩個月,中國有很多刷新我認知的事物。這種新鮮感不同於到一個國家後發現不一樣的民情風貌。縱然旅行的國家不多,在第一次來到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覺得挺新奇的。脫離民主的世界會是怎樣的,當然絕非坐地鐵需要安檢那麼表面。中傳大學在北京市的位置相對還是挺偏遠的。大家說用「環」的概念來劃分北京,因為這一座大城市由數條環路所圍繞著,形成了一個令人讚嘆的蜘蛛網。


那層層無情的環路似乎也對貧富階層作出了劃分。在北京,大家很愛問「你在哪環?」。中國傳媒大學位於五環外,算是比較偏離市中心的地段了。據悉因為房價、消費都比市中心來得實惠,五環外住著最多人。我對北京的第一印象,就是五環外的景色,那時總覺得這座世界大都會就那麼老舊嗎?
宋冬野唱的「被五環路矇住的雙眼」,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?

而網絡也想被蜘蛛網隔開一樣,需要拼命翻牆才重見天日。我們最習以為常的臉書,我正在打著的部落格,還有所有的台灣新聞網幾乎無一倖免。



因為學校在安排住宿上的問題受了不少委屈。除了這點之外,其實對這裡的印象並沒有很糟。那些從前聽過的傳聞並沒有真的發生,我想北京還是一直都在進步的。素質不好的人哪裡都有,但遇到善良的人時就會心存感激。除了感受北京生意人的現實,一般北京人給我的印象還是樸實又無害的。雖然意識形態上的分歧總是無法避免,有時也只能相互體諒。迴避和拋開那些的話題,和北京的朋友相處都很愉快。

還有北京市的網絡化,也讓我大開眼界了。大家善用手機apps電子錢包來付款,都不帶現金出門!這對大頭蝦的我來說,是唯一讓我在這座城市待下去的理由!而這裡的網購業和外賣也發展得非常好,到處都是網購車在送貨。或許地廣也造就了這些行業的崛起。網絡付費系統實在太便利,反而實體店面就沒怎樣了。不會有24小時的店,數千里外尋獲一間7-11就要感感動了。我還是喜歡台北,有24小時的永和豆漿,有一站式的7-11啊。


中國傳媒大學的圖書館,是這座大學最宏偉的建築。現在北京正在經歷秋轉冬的過渡期,早晚溫差都很大。有時早上只有7度左右。聽說下個星期就會開始進入0度了。溫暖工作刻不容緩。

關於北京的生活,先寫道這裡吧。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